金垂体临床故事之十三:一波三折,青春少女终重获健康
2022-12-22 316

命运里的曲折起伏,也许酣畅淋漓,也许痛不欲生。不管有多少磨砺,丝毫也不会影响命运的努力和奋斗。你的坚强,就是你世界的方向。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头痛欲裂,疾病来势汹汹


故事还得从2018年的秋天说起,彼时的丽丽还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的她,读书十分用功。然而,突然出现的头痛却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白天痛得非常严重,虽然每次头痛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每小时都要痛十几次!晚上会稍微好一点,但也很影响睡眠。”丽丽接着说到,“我上课都没办法集中精力,导致成绩急剧下滑!”并且,丽丽的面貌也在悄然改变,鼻头开始肥大,嘴唇变厚,手指和脚趾也开始变粗,和之前的照片判若两人。经过当地医院的检查,原来丽丽的脑子底部长了一个肿瘤,医学上称之为生长激素型垂体瘤,这种肿瘤会异常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导致全身各个器官系统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又称为“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都有哪些变化?


肢端肥大症患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鼻大唇厚、手足增大、皮肤增厚、多汗,随着病程延长更有头形变长、眉弓突出、前额斜长、下颚前突、牙齿稀疏等症状。肿瘤的直接压迫可引起头痛、视力下降。还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进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包括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肌肥厚、心功能减退)、呼吸系统(舌肥大、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生殖系统(女性闭经、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和运动系统(骨质疏松)等。

/////   

02

一波三折,治疗陷入困境


2018年11月,丽丽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手术。手术很顺利,病理结果也提示丽丽所患疾病是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术后,丽丽的血生长激素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头痛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好景不长,术后3个月时,丽丽的头痛又再次加重,复查血生长激素又再次回升至较高水平,MRI也显示手术区域有少许肿瘤残留。由于残余肿瘤位置靠近大血管,而且周边有较多的疤痕组织,再次手术十分困难,肿瘤很可能无法全切除。于是,当地医院建议丽丽使用药物(生长抑素)治疗。此时,该药在当地还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而且价格很贵,丽丽一家也无法承担长期使用该药的费用。为此,亲朋好友们多番努力,最终该药顺利进入当地医保,丽丽也如愿以偿地用上了。然而,现实再次给丽丽一记当头棒喝,用完该药后,丽丽的血指标并未好转,头痛也没有减轻的迹象。走投无路下,医生建议丽丽转到华山·金垂体进行治疗。


2020年4月,丽丽来到华山金垂体团队进行治疗。首先,内分泌科叶红英教授对丽丽进行了全身系统性的评估。随后,由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放射科、放疗科等学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MDT)对丽丽的病情进行了讨论,认为尽管手术难度较大,但仍有一定几率全切肿瘤。丽丽一家听后信心大增,希望能再次进行手术。2020年4月底,怀着满心希望,丽丽再次被送进了手术室。神经外科的王镛斐教授主刀了本次经鼻肿瘤切除手术。在抽丝剥茧,层层去除增生的疤痕组织后,王教授发现了残留的肿瘤组织,并将其全部切除。此外,王教授还仔细检查了周边的正常垂体组织,反复确认没有肿瘤残留,才结束手术。术后,王教授高兴地告诉丽丽,术中找到并全切除了肿瘤,接下来就看术后的血指标了。丽丽听后喜极而泣,不停地说着感谢,心想着1年半了,自己终于从病魔手里被解救出来,开始新的生活了!这晚,丽丽带着笑意,睡得格外安稳。


然而,命运却给丽丽开了一个玩笑。血检结果出来,丽丽的生长激素依然高得无法测出!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丽丽刚燃起的希望又再一次覆灭了。而奇怪的是,病理也证实手术中切除的确实是肿瘤组织,复查的MRI也显示手术区域十分干净,并未见到有肿瘤残留。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丽丽的生长激素一直居高不下呢?治疗再次陷入了困境。

图片

03

柳暗花明,终见罪魁祸首


2020年7月,丽丽再次住到了内分泌科。金垂体多学科治疗团队经过反复分析和讨论,结合国际上相关报道,推测导致丽丽生长激素居高不下的肿瘤,可能不在常见的部位(鞍区),而是隐藏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并建议丽丽完善PET/CT检查。虽然此项检查费用很高,且仅能提供治疗的方向,并不能确诊,但一想到疾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折磨,丽丽还是毅然接受了。不负众望,PET/CT结果显示,丽丽颅脑底部的骨头(斜坡骨质)里,有大片异常代谢的信号,罪魁祸首的肿瘤很有可能就隐藏在骨头里面。因此,丽丽还需要进行第三次手术,取出斜坡里的可疑肿瘤进行病理切片化验,来证实异位的肿瘤的确躲藏在斜坡骨质里,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放疗。然而,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斜坡骨质里的异常信号也有可能不是肿瘤;即使是肿瘤,它躲藏在骨头里,手术也不一定能找到,这样就无法证实肿瘤位置,不能指导后续的治疗。简而言之,运气好的话手术能找到病因,运气不好就是白开一刀。对于丽丽来说,不到2年的时间,却要进行3次手术,药物治疗也没有明显的效果,外加身体上深受病痛折磨,内心早已疲惫不堪,甚至打起了退堂鼓。好在经过医生和家人们多番劝说,丽丽最终决定再次进行手术。


2020年8月,丽丽第三次被推入了手术室。“我那时候心里就想着,不管结果如何,这都是我最后一次手术了!”说到这,丽丽的声音有些哽咽,“为了这个病,我的家人们真的已经筋疲力竭了!”术中,在导航技术的精确指引下,王教授使用先进的内镜设备,一点点磨除斜坡表层的骨质,终于在深面破碎的骨质中找到了疑似肿瘤的组织,并将周边可疑的骨质一并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丽丽的身体也很快恢复。最终,病理结果如大家所想,提示丽丽斜坡的异常信号正是异位的肿瘤组织。得知这一结果,医生和家属们都松了一口气,一切的努力没有白费,病因总算找到了!

图片

04

多科协作,重获自信阳光


病理结果出来后,金垂体团队的医生们立马就展开了多学科的讨论,神经外科、放疗科、内分泌科、影像科和病理科的医生们齐聚一堂,结合最新的国内外报道,给丽丽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丽丽的病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肿瘤分布于斜坡骨质内,范围较广,丽丽还很年轻,以后还有生育需求,目前还急需解决头痛所带来的困扰等等。考虑到这些问题,团队最终给出了放疗+同步使用生长抑素的治疗方案。说到这里,丽丽再次哽咽到:“金垂体的医生真是太好了,费尽心思为我诊治,我这个病那么复杂又很罕见,要不是他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找准病因,接下来的治疗进行得就比较顺利了。经过放疗和药物辅助治疗,丽丽的头痛有了明显的好转。随着血生长激素水平的下降,丽丽的体重也逐渐降了下来,软组织肿胀的情况有了缓解,肢端肥大的面貌也得到了改善,生活也逐渐走向了正轨。经过1年的恢复,丽丽已经彻底摆脱了头痛的困扰,血指标水平也恢复正常!


目前,丽丽已经步入大学的校园,重拾阳光与自信,在青春的舞台上展现自我!谈及这几年的治疗过程,丽丽眼泪止不住往下流:“还好我没放弃,还好金垂体的医生们没放弃我,是他们给了我重生!”

图片


图片

生长激素瘤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目前,手术是生长激素垂体瘤的一线疗法。药物和放疗多用于术后未缓解患者的辅助治疗,部分情况下也可作为某些患者(如身体条件差、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等)的首选治疗。主要的治疗药物是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兰瑞肽和帕瑞肽),其他还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卡麦角林)、GH受体拮抗剂(培维索孟,目前尚未在中国上市)和罗格列酮等。在术后存在残留肿瘤的情况下,如无法接受再次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患者,建议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分为常规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治疗目标主要是:最大程度控制GH和IGF-1水平、降低系统并发症和死亡率、控制肿瘤生长、保护垂体功能、延长预期寿命。


·


图片
    顾宇翔,博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副院长。
    目前主要从事应用血管内介入与显微外科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临床诊治工作,同时开展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应用研究。目前担任“卫计委脑防委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学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卫计委脑防委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等。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项。










图片
关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心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上海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担任Clinica Chimica Acta 副总编辑、《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副总编辑、《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副总编辑等。获得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以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在ACS Nano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等主流刊物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 文章80多篇,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以及肿瘤转移和浸润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