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蝶手术中采用胶原海绵修补低流量脑脊液漏与传统的自体脂肪修补法同样有效
沈明
2022-02-06 262

图片.png

 

目的:旨在对比经鼻蝶手术中采用胶原海绵(DuraGen)与自体脂肪修补低流量脑脊液漏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修补失败的潜在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纳入经鼻蝶手术中发生低流量脑脊液漏的患者,将之分为三组,分别为:采用胶原海绵(DuraGen)修补组(A组)、采用自体脂肪修补组(B组)和采用弱电流皱缩鞍隔封闭瘘口组(C组)。既往有放射性治疗史者、采用其他修补材料者、术后行腰大池引流者及术后失访者均予以剔除。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是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我们在比较A组和B组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来矫正混杂因素。

结果:本研究在该研究时间段内的1950例经鼻蝶手术中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459例(男性182例、女性277例)术中发生低流量脑脊液漏的患者。其中,A组296例,B组146例,C组17例。经倾向评分匹配法矫正混杂因素后,A组和B组各纳入146例。其中,A组有3例发生了术后脑脊液漏(矫正前后的脑脊液漏发生率分别为1.0%和2.1%),B组有2例发生了术后脑脊液漏(矫正前后的脑脊液漏发生率均为1.4%),两组间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65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仅采用弱电流皱缩鞍隔封闭瘘口而未使用胶原海绵或自体脂肪修补(OR 770.5,p<0.001)和较高的年龄(OR 1.16,p<0.001)与术后更高的脑脊液漏发生率相关。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发现年龄56岁是预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最佳切点值(cutoff),56岁以上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风险是56岁以内患者的10倍(OR 10.88,p=0.033)。再次手术修补脑脊液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A组和B组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原因多与鞍底支撑不足有关,而C组发生术后脑脊液漏的6例患者中,有4例脑脊液漏的程度较首次手术有进展,可能和电凝鞍隔导致硬膜局部缺血坏死、瘘口扩大有关。

结论:经鼻蝶手术中采用胶原海绵修补低流量脑脊液漏与传统的自体脂肪修补法同样有效。仅采用弱电流皱缩鞍隔封闭瘘口和较高的年龄与术后更高的脑脊液漏发生率相关。

下图为本研究中A组患者术中采用的“鸭舌帽”修补技术(“Baseball Cap” style reconstruction)

图片.png